-->

2015/01/13

知“足”长乐

足部是人体的"第二心脏",古代医学认为,人的双脚上分布着6大经脉,连着肝、脾、胃、肾等内脏,足底有66个穴位,贯穿全身血脉和经脉。

 

通过刺激足部经脉和穴位,可达到以下效果:

 

★调节气血、促进循环,增强免疫力、预防疾病:足疗可促进血液、神经管道顺畅,活血化瘀,并使各器官得到应有的氧气、养分,正常发挥功能。

 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★止痛、安神:古医书中称经脉中的气血运行发生阻塞,就会引起疼痛。足部按摩可达到止痛、安神的效果。

 

★改变体质:脚底按摩实施整体治疗,能增进消化吸收,加强新陈代谢,活化细胞,提升免疫力。

 

★养颜美容:促进血液循环和加快排除体内废物,自然能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。

 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>防感冒的脚底按摩法

----------------

当感冒再次来袭之时,除了打针、吃药、饮食起居上多加注意外,足底按摩也能帮上你的忙!

 

>>按摩"":感冒会侵害到肺,咳嗽、发热都是肺受到伤害的表现。

★脚底反应区位置:脚底中间的中足骨上半段围成的区域。

 

★按摩手法:顺骨缝,由下往上推拉或用指节扣压。

 

★适应症:感冒、气喘。

 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>>"气管":按摩气管的脚底反应区能缓解咳嗽和支气管炎。

★脚底反应区位置:脚背及脚底第一、二趾间至第一、第二楔状骨前的隙缝中心较深处。

 

★按摩手法:推按或者用食指侧抠。

 

★适应症:咳嗽、支气管炎。

 

>>"鼻子":流鼻水、鼻塞、打喷嚏是感冒的常见症状。

★脚底反应区位置:脚拇趾末节脚面内侧趾甲旁的细长条。

 

★按摩手法:推拉或者用食指抠法。

 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>头痛医脚实操小知识

----------------

头痛、颈椎不适是上班族经常出现的小毛病,行销台湾70万册的《吴若石-新足部健康法》里就提供了不少足底按摩小知识,可以帮到我们。

 

>>头痛、头晕

★脚底反应区位置:脚拇趾第一节趾腹全部表层。

 

★按摩手法:手指沾油,由下往上推脚拇趾第一节趾腹,或用拇指由下往上抠拉。

 

>>偏头痛

★脚底反应区位置:脚拇趾趾腹外侧的半圆区。

 

★按摩手法:由下往上,用拇指推或食指抠。

 

>>颈痛、落枕

★脚底反应区位置:脚拇趾内侧,第二节趾骨处。

 

★按摩手法:用食指从脚拇趾内侧,第二节趾骨处,从下往上抠。

 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>必须知道的足疗禁忌

----------------

足部按摩并非百无禁忌,想通过按摩得到健康的身体,就要了解以下注意事项。

 

★脚上有伤口或是严重皮肤病患者不应进行按摩。

 

★太兴奋、太悲伤、太饱或太饿都不宜按摩。

 

★严重心脏病患者按摩时,不应给予太强的刺激。

 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
★按摩前忌喝冰冷的水,按摩后要及时饮水。

 

★痛与效果不成正比,不要一味追求按得越痛越有效,因为痛觉因人而异,某些部位比较敏感,某些比较迟钝,按下去比较痛的地方并不代表是病得最厉害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