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>

2015/07/07

极简理财观

你或许有过这样的感觉,在投资的道路上越走越深,却越走越复杂,越走越迷茫。知道的信息越多,想到的问题就越多。到头来,反倒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投资。股市,基金,理财产品,对于买哪个能挣钱,走哪条路更通顺的提问,每日都徘徊在眼前。经受着贪婪和恐惧的煎熬,弄不好还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糟。

再看自己的消费观更是一塌糊涂,东西越来越多,幸福感却越来越少。生活呢?看似充实,实则极其空虚。心力憔悴到快要崩溃。

对付以上这些痛苦,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握极简理财的方法,这样就能让自己从杂乱无章的阴影中慢慢走出来。

极简化

第一,投资思维的极简化

投资大师约翰-博格尔有句名言:"面对复杂,请回归简单。"而投资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:将复杂的投资理念简单化,将简单的投资理念系统化并一以贯之坚决执行。这句话说起来容易,但要做到却并不简单,因为你必须拒绝外界一切的信息和知识对你的"教导",坚定不移的选择独立思考,并坚持视自己的极简投资法是最适合自己的不二选择。

第二,物质消费的极简化

明确哪些是自己需要的,哪些是自己不需要的。更准确地说,尽量不要买那些自己想要却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。确有必要的物品,买最好的,并充分使用它。不囤东西,不用便宜货、次品,也不要受外在潮流的影响,不盲从,不跟风,更不过度沉溺于信用卡活动和各种团购券、折扣券、优惠券的消费陷阱中。

第三,生活的极简化

具体来说,我们表达和关注的信息要极简。写东西、说话,尽可能简单、直接、清楚、明确,让别人一目了然,多用名词、动词,少用形容词、副词。更重要的是,释放自己的眼和手,精简信息输入源头,不要整天盯着三屏(PCPADPHONE),减少使用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,不刻意关心和自己无关的娱乐、社会新闻,从而避免每天被动吸收大量无效的转瞬即忘的垃圾信息。只有这样,你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关注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,对自己真正有帮助的信息。比如把刷微信的时间省下来,集中起来看一本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。

第四,物品极简化

出门行头极简,只带钥匙、钱包、手机等必需品;出门旅游极简,不带过多无意义的装备,也不买过多纪念品和特产。当然,还包括钱包的极简,仅保留一两张常用的借记卡和信用卡,多余的银行卡都注销掉,省得来年突然要扣你年费或小额账户管理费。手机里的信息也要极简,把自己不太用的APP都卸载掉,只留下日历、闹钟、地图、邮箱、微信、微博、手机QQ、支付宝钱包等少数生活中必备的APP

金钱不一定等于快乐

许多人相信,只要我银行账户里的数字一天天增加,我的幸福感就会一天天增加,直到我达到财务自由的那一天为止。然而奇怪的是,许多人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财富的增长而变得更加快乐。事实上,你越紧盯股市的上蹿下跳,你内心快乐安逸的感觉就越少,焦躁不安的感觉就越多。不知不觉中,我们丢失了理财的本意,反而成了金钱的奴隶。

投资赚钱的欲望无止境,消费的欲望同样如此。当你的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,你的消费欲望也会越来越强,而且往往消费欲提升的速度会快过你收入的增速。当你刚刚买到某个你心爱的物品后,那份愉悦感在瞬间爆棚后会迅速归于平寂和迷茫,你必须要寻找更强的消费刺激来重新唤起你的愉悦感。因为拥有越多,欲望越大;欲望越大,幸福越少。

美国有一句谚语叫"keep up with the Jones'"(与邻居琼斯家保持一致),意思是说如果你的邻居比你有钱,你就会感觉自己不幸福;但如果你比你邻居有钱,你一开始会感到幸福,但很快你就不愿意再与那些比你穷得多的邻居为伍,你会觉得自己高他们一等,于是就搬去了更高级的社区。但在那个社区中,你又发现有许多比你更有钱的邻居,于是你又感到不幸福了,你又要想方设法让自己赚更多的钱,去与邻居保持一致……这就像中国一句老古话讲的:人比人,气死人。

相比金钱给人带来的幸福感,虔诚的信仰、幸福的婚姻、和睦的家庭往往会给人带来更持久而稳定的幸福感。所以,时刻保持一个简单的心情,面对理财,消费,生活都有着自己的极简心理,幸福感自然就会回到身上。幸福的极简理财,理的是财,更是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