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六,朋友小敏火急火燎地问我:
最近儿子一直在闹情绪,我真的搞不懂他到底在想什么?
在小敏眼里,儿子浑身都是问题:
「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都错,是猪脑子吗?
扫个地也不会,我不是教过你很多遍吗?
老师说几句你就哭,可真没出息……」
从小到大,小敏几乎没有夸奖过儿子一次,
即便是儿子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,
她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:你怎么不拿一等奖呢?
这一回,孩子终于受不了了,和小敏大吵一架,离家出走了,后来好不容易才在亲戚家找到,
回到家的孩子一直不和小敏说话,到现在还在冷战,家里的气氛降到了冰点。
但很多时候,我们出于本能的唠叨和否定,不仅会让孩子失去自信,还会让亲子关系恶化。实际上,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,不是否定,不是挖苦,而是表扬和肯定。《自卑与超越》的作者阿德勒说过: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,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。著名导演姜文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到:「这么多年遇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?」姜文考上中戏后,拿着通知书回家想把好消息分享给母亲。没想到,母亲只是冷漠地瞟了一眼,然后把通知书往桌子上一丢,说:「你的一盆衣服还没洗呢!」姜文只好去洗衣服……后来母亲明确表示,讨厌看他演的戏,喜欢看王志文演的戏。直到2018年母亲去世,他也没有等到母亲的一句肯定。在回忆母亲的时候,姜文眼里流露出不加掩饰的茫然和落寞,正如他在访谈最后说的:「像我这样,被妈妈打击大的孩子,长大以后,不是更强了,而是更硬了。」我们觉得姜文很有才华,在影视界有着非凡的成就,这样的人肯定是自信的,幸福的,所以,为人父母,千万别用"否定孩子"的方式,把孩子越推越远。好孩子
都是肯定出来的
弟弟胡乱挥舞着手里的羽毛球拍,但玩得过于开心,有些忘乎所以。结果「啪」地一下打在了哥哥的嘴角上,牙齿瞬间就把嘴硌破了,血从嘴唇渗了出来!文婷气得眼冒金星,急忙跑到哥哥身边,蹲下来仔细观察伤口,发现也不是很厉害,便搂着哥哥说好话。此时,她突然想到「341肯定法」,把抬起的手收住,说:「我知道你是不小心伤到哥哥的,放心吧妈妈不打你,妈妈是爱你的。」紧接着文婷轻轻地对弟弟说:「你看哥哥都疼哭了,是不是应该给哥哥道个歉呀?」「你嘴唇流血了,很痛对不对,但弟弟也不是故意的。」「前几天你不小心把热水溅到爸爸身上,那个时候你很难过对不对,现在弟弟把你弄伤了,你看弟弟也难过地哭了。」哥哥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弟弟,走到弟弟身边,安慰他说:「弟弟不哭,弟弟不哭,你看,哥哥现在没有流血了。」弟弟再也忍不住了,「哇」地一下放声大哭,含糊不清地说:「哥...哥哥,对不起......我真的不是故...故意的。」当父母开始在乎孩子的感受,认识到肯定的力量后,孩子就会少一些心理阴影,身心发育也更健康,亲子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好。
让爱流动
自己并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责备孩子,揪住孩子的小辫子不放;而是灵活运用「341肯定法」,肯定了各自的情绪和动机:最后不仅问题迎刃而解,还保护了兄弟俩的自尊,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,让孩子朝更好的方向发展!「341肯定法」:
3个任何: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、任何事件
4个方面:肯定情绪、肯定动机、肯定做得好的方面、肯定值得提升的地方
1个标准:判断肯定是否有效,就看孩子的正向感觉是否加强。
三个任何是提醒我们,孩子小的时候需要肯定,长大了也依然需要;孩子在外面需要得到肯定,在家里同样需要;孩子做得好的时候需要肯定,做的不好的时候其实更加需要。